For 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article, please click here.
表情符号已经变成了现代交流。从日常生活的谈话到社交媒体的帖子,甚至是专业沟通,这些符号已经在数字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各个司法管辖区的法庭不得不从法律的角度来解析表情符号,从而重新定义了语言解析的界限。
表情符号与合同的形成
在这个科技时代,合同的形成方式发生了变化。最近,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高等法院判定,通过短信发送的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符号 (👍) 构成了有效的合同接纳,从而认定了双方之间存在合同关系 (参考 South West Terminal Ltd. v. Achter Land & CattleLtd. [2023] S.J. No. 215)。
在这个案列中,原告和被告之前已经签订了几份硬粒小麦供应的合同。在这个特定场合,原告的代表致电被告的代表,讨论了潜在的亚麻供应合同。原告的代表告知被告的代表,他将准备一份合同并通过短信将其发送给被告的代表,要求被告通过短信接纳合同。当原告的代表向被告的代表发送已签署合同的照片并要求被告的代表接纳合同时,被告的代表回复了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符号 (👍)。尽管原告的代表理解并认为被告的代表的表情符号表示同意签署合同,但被告的代表表示是相反,这个表情符号仅仅是确认他已通过短信收到合同,而并不是表示他同意并接纳合同内的条款。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双方存在一种模式,即双方都了解并接受了作为有效和具有约束力的硬粒小麦延期交付购买合同。在之前的这些情况下,原告的代表会向被告的代表发送已签署合同的照片,要求被告的代表确认合同条款。被告的代表会通过短信回复,例如“看起来不错”,“好的”或“是的”。
因此,法院认为当前的情况是与之前的合同相似的。被告代表没有像之前使用看起来不错”,“好的”或“是的”等词语,而是发了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符号(👍)。法院还发现,在两位代表之间的电话通话中,似乎至少口头达成了一项交易,随后被告的代表在短信中发了确认了的合同照片。
最终,法院在考虑了所有情况后判定,竖起大拇指的的表情符号 (👍) 表示对亚麻合同的批准,而不仅仅是被告的代表收到了合同并打算考虑其合同。在法院看来,“一个明智的旁观者,了解所有的背景,会得出客观的理解,即双方达成了共识,就像他们在许多其他情况中所做的一样。“
因此,双方以前如何签订合同的模式似乎是导致法院认定竖起大拇指的表情符号 (👍) 表示接纳合同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表情符号和证券诈骗
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区院,最近的一项裁决发现,根据特定情况,一条带有“月亮”表情符号(🌝)的推文有可能构成证券欺诈。在 Re Bed Bath & Beyond Corporation Securities Litigation (案号: 22-cv-2541 (TNM)) 中,被告之一Ryan Cohen被称为 “模因股投资者” 。模因股投资者经常在社交媒体平台如Twitter和Reddit上聚集,并经常使用模因和表情符号来讨论他们的交易。
Cohen拥有公司Bed Bath and Beyond("BBB")的少数股权。通过他拥有的内幕信息,当中包括BBB正在裁20%的员工并关闭150家商店,Cohen被指控炒作了股票以提高其价格,其中包括以下推文(该推文是对CNBC发布的一篇关于BBB的负面报道的回应,附带了一张女性推车的图片):
在BBB的股价上涨后,Cohen出售了他在BBB的全部股权,获利6,800万美元。一旦大众得知Cohen已经出售了他在BBB的股权,股票的价值暴跌,也因此导致许多投资者蒙受了损失。其中一名投资者起诉Cohen,他的公司BBB和BBB的首席执行官,指控他们违反了各种证券法。
在关于被告的撤诉动议(这是当一方认为诉讼申诉在法律上无效时提出的动议)的决定中,法院必须考虑原告是否提出了“在表面上是合理的诉讼”。
关于Cohen的推文,法院发现,Cohen的推文合理地向他的读者表明了BBB股票的价值正在上升(即“到月亮的高度”或 “起飞到月亮”,这与模因股文化中的月亮表情符号有关),同时他在推文中告诉读者应该购买或持有这些股票,而他们也的确这样做了。因此,针对Cohen的推文的诉讼成功通过了撤诉动议。
针对Cohen所持的论点,即表情符号不可能构成可诉之因,因为它们没有明确定义,也无法确定“一个微小的月亮卡通”的真实性,法院观察到:“如果表情符号传达的是本来是可诉之因的想法,那么它们可能构成可诉之因。一个欺诈者不能因为使用了表情符号而逃脱法律责任。与言辞一样,法律责任将取决于表情符号在特定文章中的含义。”
因此,该法院的决定受到了情境的重大影响,特别是“模因股投资者”读者从Cohen的推文中解读出的内容。
法院用于解析表情符号的工具
在澳大利亚,法院在各种案件中也被要求解析表情符号的含义。在涉及发布两条推文的诽谤索赔案中,新南威尔士地方法院在Burrows v. HoudaBC202040745案中发现他们不需要专家证据来解释相关的表情符号。相反的,法院查阅了互联网词典来解析表情符号,评价说: “现代通信的性质使得互联网词典的查阅,如Emojipedia,成为了断定普通合理的Twitter读者如何理解这些符号的的必要步骤。”
马来西亚法院和表情符号
在马来西亚,虽然有关表情符号的法律判例相对有限,但法院在一些案件中也尝试去解析表情符号的含义。例如,在Tan Mei Yean v. Gooi Soo Hwa[2021] MLJU 2548案中,一起有关Facebook帖子的诽谤索赔案,法院在决定撤销诉讼申请时考虑了帖子的含义,包括考虑了表情符号所传达的暗语。
同样的,在CC Land Resources Sdn Bhd & Anor v. Geo WinSdn Bhd [2023] MLJU 1394案中,法院在解析各方的行为和沟通时,接受了一名证人的证词,证实WhatsApp消息中发送的表情符号仅表示他已经注意到了请求,但他仍需要获得其他合作伙伴对项目的批准,而并不等同于明确承认将所选单位转让给原告之一。
随着通信几乎完全数字化,和社交媒体的白日化,我们很可能会在法院中看到更多这类案件。
结论
随着科技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法院也在适应表情符号等数字语言。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可以观察到法院在解析表情符号时应将通信的周围情境以及一个合理或普通人会认为在特定情况下表情符号的含义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随着表情符号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公共,私人和商务通信中,在这一方面的法律发展值得我们密切的关注。因此,在社交媒体或通过任何形式的通信发送或发布内容时,无论是否包括表情符号,保持谨慎仍然至关重要。
作者:Priscilla Faith Lim (林勤韻), 律师
翻译:Chong Jen Hui (张蒨慧) , 高级律师 & Lee Jing Long (李景龙), 见习律师
如有任何疑问,清咨询我们的合伙人, David Mathew (davidmathew@stsp.my) 或律师, Priscilla Faith Lim (林勤韻) (priscillalim@stsp.my) 及 高级律师,Chong Jen Hui (张蒨慧)(jenhui@stsp.my).
本文章仅提供一般资讯。 它不构成法律建议或法律意见的表达,因此不应被依赖。
请点击此处下载此文章